本文转自:茂名日报
■通讯员 苏织冠 黄戈乐
本报讯 近日,2025年化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进入实践操作与成果展示环节。参训教师分组制作“木牛流马”模型并汇报方案,以及展示使用人工智能在教学工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作品,为后续指导学生参赛和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积累经验。
当日上午,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投入模型制作。他们运用前一天所学专业知识,从设计图纸、材料选择到组装调试,每个步骤都精益求精。珠海市科技教育专家梁健松现场指导,就结构优化、动力系统调整等提供细致建议,帮助学员攻克技术难题。
珠海市第七中学副高级教师梁健松表示,这个科技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用最低成本的东西去体验科学的魅力,去让他们把物理以及数学方面的这个知识能够融合到一块去,为他们打下一个比较扎实的科技的素养。“老师热情非常高,他们在跟我们交流的过程当中,有思考、有钻研,有自己的一个想法。而且我也相信,这个活动在我们科技老师的带领下,应该能够拿到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反复打磨作品,展现出科技教育的实践性与团队精神。
下午,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使用人工智能在教学工作和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作品,并详细阐述了设计理念、制作过程与改进措施。评委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维度进行全面点评,既肯定亮点,也提出优化建议。参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实操与研讨,不仅掌握了科技竞赛辅导要领,更深刻体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的科技教育核心理念。这种“做中学,学中创”模式,让他们对今后教学充满信心。
胜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